東京置產出租全攻略
近年來日圓貶值、東京房價相對穩定,吸引愈來愈多投資者關注東京房地產市場。本文將深入解析2025年東京房地產投資趨勢,包括高收益區域推薦、租金回報率觀察與物業管理策略,幫助您掌握海外不動產投資的核心關鍵,實現資產多元配置與穩健收益目標。

一、外國人在東京置產出租需要注意什麼?

外國人在東京置產出租需要注意什麼

目前日本法律「未禁止」外國人在東京置產出租,外國人可自由買賣及出租不動產,購屋不需日本居留資格或公民身份,但需要注意以下限制:

1.融資較困難

外國人較難向日本銀行取得貸款,若無法貸款需以現金購屋或自本國安排資金。不過,目前已有部分在日設點的台資(或台系)銀行,如台灣的金融機構於日本設立的分行,提供相對友善的貸款條件,可作為考量方向。
 

2.需要報稅

外國人出租房屋屬於「不動產所得」,需在日本報稅,根據東京都主稅局的資料,每年需繳納固定資產稅(房產價值的1.4%)及都市計畫稅(房產價值的0.3%)。

3.無居留限制

在東京置產不需日本居留或公民資格,但購屋出租並不會自動取得居留權。

4.須符合法規

若計畫進行短期出租,需留意相關規範。隨著Airbnb等短租平台興起,日本政府施行《住宅宿泊事業法》,規定短租需向地方政府登記,年度營業天數不得超過180天等限制。不過只要通過申請,住宅、公寓皆可作為短期出租使用。

《參考資料》
東京都主稅局
《住宅宿泊事業法》


二、東京置產出租的常見方式與管理模式

東京置產出租的常見方式與管理模式


了解東京置產出租的限制後,接下來應該進一步認識當地常見的房地產管理與出租模式。在日本,主要有以下幾種:
  • 傳統長期出租

作為一般住宅長期出租(非短期觀光),契約期間通常為1至2年,需與當地房仲或管理公司簽訂物業管理契約,並可委託管理公司代為處理收租、租客管理、修繕維護等相關事務。
  • 短期出租/民宿經營

隨著赴日旅客增加,民宿需求持續成長。若計畫將房屋作為短期民宿出租,需先向地方政府申請並登錄成為民泊經營者,同時符合消防、建築法規等相關規範,即可合法以短期出租民宿營運。由於短租涉及更多法規與營運細節,建議透過當地專業房仲或管理公司代管,有助於確保民泊營運合法、順暢進行。

在日本,這些不同的出租與管理模式能幫助外國屋主彈性配置資產,依自身投資目標選擇長期收租或短期民宿經營,穩定取得租金收益,達成在東京置產投資的收益目標。

三、東京置產出租最佳地段與收益潛力分析?

東京置產出租最佳地段與收益潛力分析

東京置產出租具備穩健獲利機會。東京置產出租具備穩健的獲利機會。根據好房網地球圖輯隊資料,東京都的空屋率約為11%,低於全日本平均的13%,顯示住宅資源相對集中。

其中空屋多屬「出租用途」或「個人閒置」,加上大量移入人口帶動租賃需求,使東京租屋市場長期保持穩定,部分地區出租率更維持在90%以上。與其他國際大都市(如倫敦、巴黎、紐約)相比,東京都地價相對較低,租售比高,且人口持續流入,帶動強勁租屋需求。
 
 
若計畫在東京置產出租,可優先考慮以下區域
區域類型 推薦區域 特點與租屋收益潛力
東京核心地段 千代田區、港區、中央區、澀谷區、新宿區 政經、商業與生活中心,租賃需求長年穩定,租金水準全日本最高。

At Home Lab 指出,2025年5月東京23區大廈租金年增9.9%、公寓年增7.7%,顯示核心區置產出租具獲利潛力。
城北、城東地區 台東區、豐島區、北區、荒川區、板橋區、練馬區、江東區、墨田區、足立區、葛飾區、江戶川區 租金水準相對核心地區較低,但交通便利、人口密集,租賃需求穩定,適合預算有限但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。

《參考資料》:
奇摩新聞:搬家旺季 東京住宅租金續漲、"23區"歷史次高
好房網:日本空屋創新高的啟示
地球圖輯隊:當不動產變負動產 空屋浪潮席捲日本


透過靈活運用這些管理與使用方式,能讓東京置產不僅是單純出租獲利,更成為資產配置與財富管理的長期布局。 

 

Keyvest Japan丰睿日本,提供一站式專業物業管理服務,從物件篩選、稅務諮詢,到後續的租金代收、房客管理與房屋維護,全方位解決後顧之憂,讓您安心投資日本房地產,穩健取得長期收益。

 


立即追蹤Keyvest Japan粉絲團和官方LINE帳號,提供您更多日本精選情報!
加入LINE好友
想更與專業人員直接洽談如何在日本置產,歡迎選擇自己想要服務的仲介專員呦!
洽談專業團隊    

Keyvest Japan 丰睿日本
One Step Ahead・為您多想一步
東京都知事(1)第105143号

【投資風險及注意事項】
1.國外不動產投資,具有風險性,請投資人詳閱行銷文件並審慎考量後再行交易。
2.以上資料取得自可靠來源,但僅供介紹使用,並不具保證或代表效力。資料之呈現若有錯誤、遺漏、修改價格、租金或其他條件、預售、租賃或融資、或撤回,得不做另行通知。
3.資料中所包含之預測、意見、假設或估計僅為舉例,並不代表該物業目前或未來之情況,您可與您的稅務和法律顧問自行調查該物業及交易。